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与维修
(1)使用。
①齿轮泵的吸油高度一般不得大于500mm。
②齿轮泵应通过挠性联轴器直接与电动机连接,一般不可刚性连接或通过齿轮副或传输带轮机构与动力源连接,以免单边受力传力,容易造成齿轮泵泵轴弯曲、单边磨损和泵轴油封失效。
3)应限制齿轮泵的极限转速。转速不能过高或过低。转速过高,油液来不及充满整个齿间空隙,会造成空穴现象,出现噪声和振动;转速过低,不能使泵形成必要的真空度,造成吸油不畅。目前国产齿轮泵的驱动转速在300~1450r/min的范围,具体情况参考齿轮泵的使用说明书。
4) CB-B型齿轮泵和其他一些齿轮泵多为单向泵,只能往一个固定方向旋转使用,反向使用时则不能上油,并往往使泵油封翻转冲破,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。否则换一台新泵油封刚一运转便被翻转冲破。如果需要反向或双向回转,则要专门订货。
(2)几种常见的维修方法。
齿轮泵在使用时损坏是避免不了的,损坏了就得维修,下面就以CBG2型齿轮泵为例来谈谈其维修方法。
根据CBGZ型齿轮泵具有“三片式结构、固定式侧板、二次密封”等结构特点和“侧板可薄、方向可逆”等使用维修实践经验,可以采取以下方法:
1)减小尺寸法。侧板的烧伤、磨损和出现划痕是导致CBG2型齿轮泵出现轴向泄漏的重要原因(因侧板损坏造成的泄漏占整个轴向泄漏的80%左右)。由于CBG2型齿轮泵齿轮副与侧板之间的轴向间隙(0.05~0.10mm),是制造厂依靠泵体的工作厚度与齿轮副宽度的加工精度来保证的,侧板的厚薄对此间隙无任何影响,因此可采取车削、磨削、研磨抛光等对侧板进行修复。在采取减小尺寸法修复侧板时,应使余留青铜烧结层的厚度在0.35~0.50mm。
2)替代法。即以磨损严重或暂不执行任务的装备上排量相同的CBGZ型齿轮泵替代,或将排量不同的CBG2型齿轮泵进、出油管接头改制后替代(不同排量的CBG2型齿轮泵安装尺寸相同)。采用替代法时,应注意替代泵与被替代泵的旋向是否相同。对旋向不同的泵,应将泵分解后使泵体和侧板旋转180°后重新组装即可替代使用。
3)拼装法。CBG2型齿轮泵除齿轮副和泵体外,其他零件是全部通用的。因此,可在已报废的CBG2型齿轮泵中,根据需要拆卸可以利用的部分零件拼装成一个完整的泵,经调试合格后装机使用。
4)换位法。由于CBG2型齿轮泵有左旋和右旋之分,齿轮磨损集中在齿轮的一面。据此,可采取换位法将同排量旋向不同的齿轮副对换,使轮齿未磨损一面成为新的啮合面。若不具备上述条件,还可将本泵的被动齿轮调头安装,使被动齿轮未磨损一面成为新的啮合面,改善啮合面的啮合关系,减小齿间泄漏。对于CBG2型齿轮泵,“背靠背”安装的两个旋转油封也可采用换位法。即:当防止外漏的旋转油封损坏引起液压油外漏,而起防尘作用的旋转油封未损坏时,可将两者换位应急使用。
5)缩孔法。CBG2型齿轮泵中二次密封环的内孔表面与齿轮轴颈的间隙在0.025~0.035mm,该间隙超过0.05mm时,泵的容积效率会显著下降。对此可采取缔孔法,即:加工一内径比密封环外径小0.05mm的缩孔套,把密封环压入
缩孔套后在常温下保持8~12h或在200~300℃电热器中定形保温2 ~ 3h。取出密封环后,其内径即会减小0.02~0.03mm,装复密封环即可使用(缩孔法修复密封环如图Q所示)。
6)扫膛法。CBG2型齿轮泵泵体的磨损集中在低压区,如图R所示。当泵体出现磨损后,可用调制好的金属胶涂在磨损区域(金属胶涂层的厚度略比磨损量大)。待金属胶凝固20~30min后,装复齿轮副并使齿轮副在泵体内旋转,利用齿轮副在泵体内的旋转对涂有金属胶的区域进行挤压刮削扫膛。拆下齿轮副,清洗各零件,装复后即可使用。